曹操杀了很多人,官吏、士族、豪强、商贾、游侠、贼寇,不到两个月的时间,他下令处斩了六千多人。
阉宦之后的骂声再起,彻底跟士人集团划清了界限。
刘襄知道他在交投名状,奔着外戚的道路,一去不回头。
也知道他为什么行事如此急躁、暴烈。
征西将军!
这是老曹年轻之时的梦想。
现在已经快要十二月底了,开春在即,西征在即,到了任命征西将军的时候了。
征西军已经组建了好几个月,可主将始终没有任命,刘襄在犹豫,老曹在争取,孙坚的政治嗅觉差了点意思,明明知道六万征西军缺主将,却没什么行动,估计是认为这个位置会从中军大将之中选择。
“若是想从中军将领里面挑选,便不会空置这许多时日。”曹操正在跟程昱议事。
“主公是说,大司马会将六万大军托付给外将?”程昱心中疑惑,六万大军啊,不怕外将造反吗?
曹操自嘲的笑了笑:“什么外将,降将罢了,不说征西军中各系制衡,又任命了很多心向大司马的军吏,主将难以完全掌控。
就算真能收服各部,仲德以为他会怕区区六万降兵?呵呵,不要有这种心思,否则你全族都得死。只要刘宜程在一天,军中将校没人敢反。”
“大司马确实名望很高,可也不至于如此吧?”
“仲德不曾深入军伍,不知小卒心思,不足为奇。军中士卒多为自愿从军,吃饱穿暖,有鱼有肉,还有足额军饷,家人分田置地,这等靡费,就是在养军心。
再加上严苛执法,每日背诵军规,前些时日更是杀的人头滚滚。恩威并施之下,军心已服,无人可以撼动他在军中的威望。”
程昱心情复杂的叹息了一声,大司马厌烦他,这辈子怕是难以出仕了,只能以幕僚、门客的身份混迹于世,他很不甘心呀。
“主公志向远大,怎可郁郁久居人下?”
“他才二十四岁,老夫已经三十八了。”曹操感叹了一句。
年近四旬,在汉朝已经能算老头了,毕竟汉代的平均年龄不到三十岁,每次看到刘襄,他都会有一种自己垂垂老矣的感觉。
程昱一身富贵都寄在曹操身上,不想看见自己主公灰心丧气的样子,身体前倾,悄声说道:“大司马无子。”
“住口。”曹操呵斥了一声:“不想死就收起那些心思。”
他怎么可能不明白程昱的想法,可大势已去,得顺应天意。
“能做一任征西将军,余愿足矣。”
面对刘襄,他时常感觉无力,有些心思,不敢再起,但让他韬光养晦,归老田园,又不甘心。
总之,心情很复杂。
而此时,刘襄的心情也很复杂,宫中死人了,死了四百多个。
怀孕。
被女尚书赐死了。
东汉时期,六宫的称号只有皇后、贵人、美人、宫人、采女,比西汉省略了很多。
西汉皇后以下分十四级:昭仪、婕妤、经娥、傛华、充依、美人、良人、八子、七子、长使、少使、五宫、顺常,其中无涓、共和、娱灵、保林、良使、夜者,并为最低一级。
服侍后宫的女官制度为:女尚书、女御长、宫长、女史、女侍史、女骑、侍女、婢女。
灵帝那会,后宫有两万多宫女,他驾崩以后,无子的嫔妃五百多人出宫,被安置在皇陵守陵,这两年兵荒马乱的,这些人估计下场好不了。
汉代中后期已经废止了嫔妃殉葬的制度,改为在皇陵守陵。
五胡乱华之后,殉葬又被捡了起来,到隋朝再次被废止,然后蒙古入主中原,又开始了殉葬制度,明朝也跟着保留了这种陋习,到明英宗后期才废止,再后来,清朝入关,又有了变动。
话题扯远了,说回长安的宫人。
董卓迁都的时候,这些宫女自然也跟着迁到了长安,但这一路对她们来说,就是灾难,能选进宫中的,姿色不会太差,几千人遇难,至于什么难,不用明说了吧。
这两年老董秽乱宫廷,李傕等人入长安之后,分占各宫,凉州兵没少拿宫女淫乐。
等刘襄掌控长安的时候,城内各宫,总计有宫人一万一千三百余人,没了一半。
宫中女尚书赐死怀孕的宫女,刘襄其实是没有权利去管的,但他已经知道了这事,实在没办法当做看不到。
照着这种处置方法,得赐死多少人?被祸害的太多了,她们又反抗不了,犯罪的是别人,不该由她们来承担恶果。
宫中宦官很少,存活下来的这一万多个宫女,他不信任她们,也不需要这么多人,困在宫中实在没有必要,干脆借着这事,放她们出宫好了。
“令宫中裁撤役使、采女,有家人的,发放路资,传信家中来接,无有去处的雇佣为工,将明光宫改建为织造工坊和府库,雇佣的宫女专司丝绸锦缎的织造事宜。”
打通丝绸之路,是早就做好的规划,长安是起点,也是最大的商品制造和集散之地,明光宫这么大的地方,还是用来赚钱比较实在。
那些高价值的商品,正好在这里囤积、制造。
顿了一下又说道:“除织造工坊之外,再建立肥皂工坊和铸币工坊。”
长安周边没有上好的瓷土矿,瓷器只能从邢窑、磁窑往这里运,但丝绸和肥皂可以在长安制造。
本小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