摇摇头,将心中的胡思乱想甩开道。
“本官已经写信给孙总督,而且不出意外,五天后孙总督就会赶来咱们宣府镇,为诸位兄弟发放军饷。”
“呵呵,看来你是不见棺材不落泪啊,都到了这个时候,你还是舍不得给我们一文钱啊。”
不等王强说完,立刻就有不满的士兵冷笑了一声。
但紧接着,那名士兵就闭上了嘴,因为王强后面的话也说了出来。
“我知道诸位兄弟肯定不会相信我,所以我决定从今天开始,撤走所有亲卫,由你们自行选择百人担当我的亲卫,保护我这五天的安全。”
此言一出,刚刚出现的嘈杂之声,也瞬间一静。
就算是那些在不信任王强之人,此时也已经变得无话可说,相视一眼后不信的目光,也出现了变化。
这是什么意思?
无人不懂!
那就是王强在用自己的生命做保证。
撤走亲卫,由他们这些士兵保护,说是保护,还不就是把自己的生命交到他们的手中。
用屁股想也能知道,这些都快要走投无路的士兵,在等待五天后,而没有得到自己想要的结果时,会是一种什么样的场景。
杀他泄愤?
那都是轻的,死前的折磨,恐怕都少不了。
不让他知道什么生不如死,又怎么能对得起他们杀官以后的罪名?
那可是要砍头,抄家的!
所以几乎没有二话,一众士兵就应了下来。
而且不只是答应了王强的要求,以至于因为这件事,他们甚至还对这位总兵大人,产生了一丝丝佩服的情绪。
没错,就是佩服,就是一丝。
当然,如果这位总兵曾经就这样,还不克扣他们的军饷那就更好了。
这个时候的大明九边,府军,等等军伍,士兵们可能会怕,也可能会畏惧将领,但要说到被他们敬佩的,还真不多。
而能做到这一点的,恐怕也只有现在的御林军,远征军振威军以及御马监了。
由此也能看出,现在的大明朝军队究竟糜烂到了什么程度。
但不管怎么说,今天的王强还真是让他这些不听话的手下,对他有了一种刮目相看的感觉。
以至于接下来,本来还打算扣押王强所有家人的士兵们,也特殊开恩,不仅放走了在场所有亲卫和将领。
更是对王强的家人,也释放了几人,只留下的他的一众儿女。
嗯,儿女还是要留下的。
毕竟今天这货表现的有些硬气,谁知道他是不是欺骗自己,想要用自己的小命,换他的所有家人离开?
所幸的是,在离去的一众亲卫中,有那么一人已经拿到了文士写好的信件,快步离去。
并且就在走出总兵府不久,就迫不及待,火急火燎的骑马飞驰而去。
其目的地,自然就是蓟州镇的总督府了。
五天!
五天之内,他要是不能请来孙承宗感到宣府镇,不用想他都知道王强必死无疑。
而对于王强,这名亲卫自然也舍不得让他去死。
倒不是王强平常对他多好,也不是别的原因。
主要是王强就是他的靠山,若是王强死了,他这辈子的晋升之路,也就彻底废了。
所以为了自己未来的进步,这亲卫也是一路飞驰,风尘仆仆的向蓟州镇疾驰而去。
………………
却说此时的孙承宗,也是满脸笑容的看着眼前的圣旨。
眼神中,满是掩盖不住的笑意,因为在他的眼中。
蓟州镇,稳了。
一个时辰之前,陛下旨意传来,一切一切蓟州镇的犯官,皆按照孙承宗的请求处置。
简单来说,也就是除了那位总兵,作为幕后的指使者被要求抄家,砍头以外。
剩下的一概文武,一律无罪释放,并且还给予了他们每人不同的土地和银两。
如,参将可获得土地百亩,银两一万,往下的也都有八十亩,六十亩,三十亩土地和银两不等的告老银。
当然,作为对他们刺杀朝廷大员的处罚,抄家是一定的了。
也就是朱由检先抄了他们各自的财产,在拿出那么一丢丢来给他们活下去的本钱。
虽然看上去这些人都亏了,可实际上此时此刻,他们能活下来就已经不易了。
也足以证明朝廷对他们是恩赐的。
毕竟相对于他们这种刺杀朝廷大员的罪名,还是轻了很多。
人不仅不用死,家人男人不用为奴,女人不用进教坊司,反而还给予了他们活下去的资本。
试问还有什么不知足的?
这一刻,双方可谓是皆大欢喜,尤其是孙承宗,仅仅抄了总兵一人,就得两百多万两的白银。
足够他给予所有士兵军饷后,还能有所剩余不说,那不是还有不少其他将领的家产嘛?
三天后,一辆辆马车,满载着金银珠宝开始了北上。
这些都是抄家所得,孙承宗自然需要交到陛下的手中,至于最后是入内帑,还是进国库。
那就不是他可以决定的了。
不过朱由检也没有小气,又在这批抄家的银两中,给孙承宗留下了五十万两,供他练兵所用。
就在孙承宗满心欢喜,甚至已经准备造势的时候,结果他的总督府外,来了一位风尘仆仆的亲卫。
孙承宗准备造势,实际上就是利用舆论的消息,将陛下开恩没有斩杀这些贪官污吏的事情传播出去。
其目的,自然是为了让不远的宣府镇,一众文武将领看看认罪的下场,以及铤而走险的下场。
结果不想,势还没造,他就得到了亲兵营副连长的禀报。
宣府镇的总兵王强,派了亲卫前来送信了。
“送信?他能有什么信给本官?”
孙承宗脸上有些诧异,自己刚准备造势,结果来了消息。
难道是这货看开了,想要认罪?
还是说给自己埋了坑,等着自己去跳?
就在这样的疑惑心情下,孙承宗让人将那亲卫带了上来。
然而仅仅不久过后,随着亲卫走进,并将手中的信件交给他后。
孙承宗就满脸呆滞的看着手中,那份已经签字画押的罪证无语了。
“什么情况,老夫还没有出手呢,他就认罪了?”
实在是不怪孙承宗一副大惊小怪的模样,主要是这签字画押的太正规了。
不仅手续齐全,而且罪名也很多啊。
简直就是比顺天府衙门中,那些签字画押的罪证还要齐全。
看的孙承宗,那叫一个迷茫啊。
“怎么的,现在的官员都有这般觉悟了嘛?”
喜欢我成了崇祯请大家收藏:(www.soxscc.net)我成了崇祯搜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