天下大乱看似因董卓的入主雒阳,事实上就算他不进入雒阳,天下也会因西园八营、雒阳各城门兵马杀入皇宫而大乱,原因并不复杂,盖因雒阳原本可以支撑一阵子的钱粮被乱兵洗劫一空。
打仗打的是后勤辎重,宦官们搜刮的无数钱财在那一夜蒸发一空,如何养活将近十万的美阳、雒阳汉兵就成了最大的问题,偏偏朝廷还不能将之解散。
这些都只是天下大乱的表象、引子,实则还是从士人到底层百姓都渴望改变现状。
士人希望汉朝政治、权力由自己掌控,而不是由一群宦官掌控,底层百姓期望能够吃饱穿暖,所有人都期望能够改变现状,天下大乱是民间不满怨气不断积累的结果。
有些事情是可以推演出来的,假设没有董卓,十常侍、何进拼了个同归于尽,朝堂上完全由太傅袁隗掌政,甚至废掉了太后大何氏、皇帝刘辩……或者再进一步,袁家也成了篡汉的王莽,成功的篡位了,朝堂上也没有发生较大的动荡,甚至各州郡也与以往继续向雒阳运送赋税,天下能不能安定不乱?
董虎可以十足肯定,即便将何进死后的局势假设成了最好的情形,天下也绝对不会安定了几年,原因还是因为赋税不足!
皇帝刘宏活着时都已经将太守、三公打包售卖了,扒拉出来的钱财还是无法够用,没了这些赋税之外的灰色收入补充,朝廷只会更加拮据,至于开源……袁隗就算再如何精明若鬼,他也绝对比不了董虎在这方面更具有优势!
在这个时代,任何人都不会有其他的开源的可能,唯一能够开源的就只有一条路子,就是触动天下无数大族的利益!
触动大族利益,改革是这么容易的?秦朝的商鞅,隋朝的杨广,宋朝的王安石,明朝的张居正,他们都算是改革家,可又有几个落了个好下场?
袁家若没有篡位称帝,汝南袁家是名门望族中一员,皇帝是刘辩也好,是刘协也罢,想要通过掠夺世家大族的利益来补足赋税那是别想了,可一旦他袁家篡位称帝,那就站在了世家大族的对立面,也定然会有诸多大臣反对他实施有损大族利益的改革,一旦袁家敢来硬的,天下就会进入四分五裂战争阶段,此时的天下可不是太祖刘邦、光武帝刘秀时期,各郡国事实上就是一个个独立的王国!
袁家不可能解决赋税不足的难题,任何一人都不可能在不触动世家大族利益情况下解决这个难题,偏偏此时的大汉朝处处冒烟,凉州韩遂、马腾造反,各地黄巾军造反,若没有董虎重创了匈奴、鲜卑,同样还会有匈奴、鲜卑、乌丸人的侵边!
天下大乱后,《三国》时代的袁绍、曹操都可以面对匈奴、鲜卑、乌丸人的侵入,偏偏天下未乱的汉室没有能力应对,看似有些不可思议,事实还就是如此。
大汉朝是天下共主,若各家族没有造反叛逆大罪,朝廷就不能剥夺他们的财产,无论天下是否大乱,朝廷都不能公开做这样的事情,也正因这种原因,历代王朝缺钱了都会重用宦官扒拉钱财,一旦激起了公愤,直接将背黑锅的宦官砍了也就是了。
可一旦天下大乱了,曹操、袁绍就有了机会对富户大族动手,用武力强行将地主富户霸占的田地、佃户抢过来,虽然这种事情极为暴力,但却与土地改革内在意义是一样的,只有从富户大族手里抢回土地才能解决赋税不足的根本性问题,赋税充足就可以供养无数兵马,兵力充足,甲坚兵利,汉兵自然可以想揍谁就揍谁。
无论天下是否大乱,朝廷都不能明抢,即便明抢也需要一些背黑锅的宦官、馋臣小人去做,可清流士人把宦官杀了个七七八八,朝堂上就没了背黑锅的一个群体,即便袁家篡位成了皇帝,如何弄到维持天下稳定的赋税?
根本不可能做得到,所以,即便袁家成功的成了皇帝,朝堂和各郡国也不与袁家捣蛋,该交的赋税也依然上交,袁家也不可能支撑三五年,任何人篡位者继承了大汉朝各种弊政情况下都不可能支撑下去!
天下大乱是必然,只有重新洗牌,只有富户大族吐出土地,只有将他们吞下的纳税百姓吐出来,帝国才有可能获得足够的赋税。
董虎对此一清二楚,他很清楚天下需要一场战争,需要更多百姓成为自由农民,而这一切都不能建立在汉室旧有根基上,一旦建立在汉室旧有的根基上,就意味着承认了旧有家族的政治特权,想要大量增加纳税百姓也就成了水中月雾中花……
摧毁掉旧有的一切,重新建立一个崭新的游戏规则才是董虎的最终目的,他不可能因为与刘辩交好,敬佩荀彧的品德而不顾未来天下安稳。
第二日,董虎带着两个儿子和三千骑亲随离开了蓟县,准备北巡渔阳、右北平两郡,但他在离开时留给大丫一封信件,是他写给荀彧劝谏的信件。
大丫、三丫只是将父子三人送出府门,之后就寻来了阎忠、贾诩、杨义等人议事,主要是两件事情,其一是安置各地民意代表,其二是《民报》宣传的事情。
大丫将董虎昨夜话语里的意思大致复述了一遍,正色道:“夫君最为看重百姓的安定和民心归附,诸位不能在这两件事情太过疏忽。”
本小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!